帛琉

【文化參訪】走進帛琉的歷史心臟


    

.      

    

在帛琉的中心,靜靜佇立著Belau National Museum,這座在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,宛如一位沉穩的智者,守護著帛琉世代相傳的記憶。二戰後,帛琉人民渴望一個能珍藏與傳承自身文化的場所,於是,這艘以傳統Outrigger Canoe獨木舟為靈感的建築應運而生。主船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展覽,副船則巧妙地結合了禮品與餐飲區域,每一個細節都流露出帛琉人民對傳統與生活的深深依戀,以及對歷史的無比珍視。

在博物館館長Olympia充滿熱忱的引導下,我們彷彿穿越時空,聆聽著帛琉的創世神話。傳說中有一位女神想要創造人類,便從深邃的海洋中取出蚌殼,輕輕吹拂,孕育出帛琉的第一對人類,這個充滿詩意的起源故事,展現了帛琉人對自然的敬畏與生命的禮讚。接著,Uab巨人的傳說中,描述巨人食量非常的大,性格也十分殘暴,不斷吃掉地上的帛琉族人與島上的資源,後來族人殺死巨人後,巨人身體變成帛琉眾群島,這則寓言故事則是告誡後人,貪婪與殘暴終將走向毀滅,而巨人的身軀幻化為帛琉的群島,更將人與土地緊密相連。

另外在傳統家屋的介紹中,則讓我們更貼近帛琉人的生活智慧。家族同住的空間配置,可拆卸式的屋頂以抵禦強風,以及鋪滿石子的前院,都蘊含著適應環境與尊重傳統的生活哲學。廚房不僅是烹飪的場所,更是婦女們交流情感、休憩身心的空間,而以椰子纖維為柴、椰子油為燈、椰子製成的器皿,處處展現著對自然資源的巧妙運用。最令人動容的是,傳統喪葬文化中,祖先的遺骸被安放在前院巨大的石板之下,這片土地不僅是生活空間,更是與先人連結、緬懷的聖地,這份對祖先的敬重,在日據時期後逐漸消逝,更顯得其珍貴。

博物館中陳列的傳統錢幣,則訴說著帛琉獨特的價值體系。女子身上佩戴的Udoud項鍊,不僅是美麗的飾品,更是一種與出生、婚姻、死亡等重要生命階段緊密相連的貨幣,甚至能用於房屋交易。關於Udoud的起源,充滿著神秘色彩,傳說是「錢鳥」帶來的,抑或是早期貿易交流的遺留,其玻璃材質更指向了遙遠的印度和亞洲。而另一種名為Toluk的玳瑁龜殼錢盤,則被稱為「女人錢」,它不僅是葬禮中對負責準備食物的媳婦的酬勞,也是婦女之間交流的珍貴物品。館長更分享了鄰近島嶼雅浦等地曾使用的Rai石幣,大小不一的巨大石塊,承載著交易、婚盟等重要社會價值,即使難以搬運,其所有權的轉移也僅憑口頭協定,卻凸顯了其超越物質本身的文化意義。

然而,歷史的長河中也刻下了殖民的印記,這也是博物館無法迴避的真實。從16世紀西班牙的初探與名義上的統治,到1899年德國的強硬殖民,帛琉人民遭受了稅收與勞役的壓迫,以及文化傳統的衝擊。特別是德國殖民時期引入安加魯島的猴子,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了難以逆轉的破壞,至今仍是帛琉政府嚴格管制的議題。

緊隨其後的是長達數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(1914-1944年),帛琉成為日本南洋帝國的一部分,強制勞動、資源掠奪以及對土地、文化和語言的壓制,都給帛琉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傷痕。日本殖民政府對土地的徵收、磷礦的開採、日語的推行以及對傳統政治體系的瓦解,都讓帛琉人民失去了對自身命運的掌控。

二戰時期,帛琉更成為太平洋戰場的中心,經歷了激烈的戰鬥與破壞,無數的家園和文化遺產毀於戰火。德國在佔領期間於比塔帕島開鑿的「德國水道」,雖然是為了磷礦運輸,但也見證了戰爭時期對帛琉資源的掠奪。

1947年至1994年,帛琉進入美國託管時期,雖然在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幫助,但與美國簽訂的《自由聯合協定》中涉及核武及國防等議題,也曾引發帛琉內部漫長的討論。歷經八次公民投票,帛琉終於在1994年正式獨立,開啟了致力於文化和自然資源保護的新篇章。

Belau National Museum的使命,正如館長Olympia所強調的,是忠於事實,傳遞正確的資訊,並以審慎的態度轉化歷史的創傷。博物館收藏的每一件文物,都將成為後代研究的寶貴資料,每一次展覽,都是對下一代的教育與啟迪。它以其專業和學術的嚴謹,努力呈現真實且多元的歷史觀,引導人們反思過去,理解現在,並共同塑造更美好的未來。

透過Belau National Museum,我們不僅看見了帛琉被保留的時間,更深刻體會到那些不可遺忘的歷史,它們是帛琉人民的根,也是他們走向未來的力量。